沂蒙,主要指的是以蒙山和沂水为地质坐标的地理区域,是一个人文地理概念。沂蒙是四五十万年前沂源猿人生存的地区,是中华民族古文化起源之一的东夷文化的核心分布区,也是春秋时期鲁国、莒国等诸侯国的主要分布地域。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又是著名的、在全国举足轻重的红色根据地。 沂蒙,一片神圣的土地,一片红色的沃土。
沂蒙,这里是举世闻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民用自己的双手曾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沂蒙是一片血染的土地,一片红色的沃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沂蒙百姓在中国革命史上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坐落在沂蒙山区腹地的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沂蒙山区的政治文化中心。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都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被誉为两战圣地、红色沂蒙。 在这里,有用乳汁救活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祖秀莲 在这里,有拥军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 在这里,有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中国抗日第一村”渊子崖村; 在这里,有被毛泽东称作“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典型厉家寨; 在这里,有宛转悠扬、风靡大江南北的一曲民歌《沂蒙山小调》; 在这里,有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开国元勋陈毅、徐向前、罗荣桓、开国第一将粟裕、谷牧、罗炳辉留在这一片片充满神奇和静谧的土地上。
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那一幕幕动人的革命故事,至今让人肃然起敬。沂蒙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沂蒙精神要点为:“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习近平总书记把沂蒙精神的特质高度概括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沂蒙山、太行山、井冈山、延安曾经是中国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在长期的革命和解放战争中,先后形成了沂蒙精神、太行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这些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在这些精神财富中,沂蒙精神既具有浓厚的时代价值,也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一、沂蒙精神的科学内涵 沂蒙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在沂蒙老区的一种具体承载是沂蒙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先进群体意识。它秉承沂蒙优秀思想文化和革命传统,根植沂蒙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沃土,经过战争年代的洗礼,建设时期的陶冶,改革时期的考验,形成“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基本内涵。
1、“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著的崇高政治信仰。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沂蒙人民经过战争的考验,亲身体验到了党的英明伟大,形成了坚定的爱党爱军的政治觉悟。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一带的老百姓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红嫂”、“沂蒙六姐妹”、“孟良崮战役”等故事,至今家喻户晓、妇孺皆智。沂蒙人民将爱党爱军的一腔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军参战,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爱党爱军爱国的政治信仰更突出地表现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不动摇,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爱党爱军成了一代又一代沂蒙人民坚定不移的思想规范和自觉行动,是沂蒙人民政治本色的根本体现。中国南京红色文化培训中心 2、“开拓奋进”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 沂蒙精神能够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永葆生机和活力,就在于沂蒙人民能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不断地开拓创新。临沂并不是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先进地区,但是沂蒙人民在沂蒙精神的鼓舞下,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成为众多革命老区中经济发展的佼佼者。闻名全国的“金锣”牌肉制品的老总周连奎,从卖猪肉起家,及时捕捉市场信息,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硬是打拼出了肉食市场的一片天地,把“金锣”肉制品送出了国门,从一定意义上打造出了沂蒙山的形象。临沂的不断发展是沂蒙人民开拓创新的结果。 沂蒙人民的脚踏实地的吃苦耐劳精神令人肃然起敬,诞生了一代又一代的时代楷模和典型。从厉家寨到九间棚再到沈泉庄,处处显现出令人耸然动容的精神事例和典型。体现了沂蒙人民的吃苦耐劳,战天斗地的沂蒙精神。 3、“艰苦创业”是沂蒙精神的精髓,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踏着共产党人脚印,积极参加革命斗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中国人民在政治上获得彻底翻身,创建新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解放后,沂蒙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向贫困和愚昧宣战,涌现出了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等艰苦创业的先进典型。九间棚人硬是在海拔900多米,人畜吃水都很困难的荒山秃岭上开辟出了脱贫致富的新道路,并打造出属于沂蒙精神体系的九间棚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沂蒙人民将艰苦创业寓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之中,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创造出“沂蒙铁军”这样令人称赞的奇迹,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以至于在人们的记忆中把诚实能干作为沂蒙人约定俗成的概念。 沂蒙精神不仅仅局限在过去的岁月里,无论是战争年代的“红嫂精神”、“支前精神”,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厉家寨精神”,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九间棚精神”、“沈泉庄精神”、“经济开发区精神”、“兰田商城精神”等,沂蒙精神都能随时代一起脉动,不断汇入新的时代内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无私奉献”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敢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 战争年代,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有十万多名英雄儿女长眠在这里。可以说,沂蒙人民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现了血染的风采。沂蒙人民节省出一块红薯、一张煎饼养育了人民子弟兵,成就了中华民族的惊天伟业。“红嫂”们用自己喂孩子的乳汁哺育了一个个伤病员,为共和国的建立提供的不仅仅是物质动力,这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食粮,这种无私奉献精神就是沂蒙精神。陈毅曾动情地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死都忘不了沂蒙山。”其实他忘不了的是沂蒙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忘不了的是沂蒙人民对中国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平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沂蒙人民在任何情况下,尤其是在关键时刻,总是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主动地承担义务和责任,宁愿牺牲小家,也要顾全大家,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沂蒙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多年来,沂蒙精神作为临沂红色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一直凝聚、激励着千万沂蒙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改革创新、昂扬奋进,在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仍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
2020-08-18 11:37:02 | 浏览: 327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