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小调”纪念地
发布时间:2019-12-02      浏览人次:2153
1940年,《沂蒙山小调》诞生于临沂市费县薛庄镇(原属马头崖乡,后马头崖乡并入薛庄镇)白石屋。由于附近的山石都是白色的,所以这个村子叫白石屋村。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的时期,当地的反动势力“黄沙会”散布谣言,阻挠群众参军。我军民在进行武装斗争的同时,积极运用宣传武器配合活动。为配合八路军一一五师打击当地的反动地方武装组织“黄沙会”,文工团员阮若珊(曾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在一间民房里写成歌词,另一名团员李林(现为上海歌剧院顾问)以山东逃荒到东北要饭的调子为基调谱曲,创作了民歌《反对黄沙会》。在一次庆功会上,阮若琳唱了这首歌曲,群众听后情绪激愤,当场就有300多人报名参军。1946年,华东地区举行民歌汇演,受到陈毅元帅称赞,轰动全国。后来经过不断地修改加工,大约在建国前后,才形成了今天传唱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沂蒙山小调》。 1999年,费县县委、县政府在《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建立了纪念碑、纪念亭,记载了《沂蒙山小调》诞生的过程,以及现今流传的《沂蒙山小调》词曲及作者,以启后人,永志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