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粮于地,高标准农田这样建成(一线调研)
 日期:2022-12-07   浏览:765   来源:山东省红色精神干部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返回列表

制图:蔡华伟 张芳曼

核心阅读

18亿亩耕地,已建成超过9亿亩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习总书记多次强调,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一块高标准农田,如何“炼”成?

跟随记者的脚步,深入一块高标准农田。看“藏粮于地”,高标准农田“高”在哪儿;察“藏粮于技”,农业如何插上科技的翅膀;观稳产增产,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如何从“良田”做文章。

今年11月,山东省邹平市明集镇的田间,农作物迎来丰收,农民脸上洋溢着笑容。

故事,便从村民孙广迎开始讲起。

“怎么高法”

2021年1月,老孙第一次听说“高标准农田”

“老孙——”

走进地头,广袤田野一览无余,麦苗茁壮。明集镇农民服务中心主任牛方鹏伸长脖子大喊一声。孙广迎走在田埂间,正查看苗情,听到招呼,迈过排水渠,拍拍身上的尘土迎上前来。

“杀虫灯也该清理了。”老孙指了指路边,1000多亩小麦地里支棱着不少新设备。

老孙家的这片地属于高标准农田。2021年1月,村里开会,村支书动员:“今年政府要给咱村建高标准农田,土地使用权不变,免费提升,大家伙儿说说,愿意不?”

高标准农田?老孙听着新鲜:“怎么高法?”

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这样的基本农田可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在现场提问环节,疑惑被逐一解答。

“嚯!这可是大好事哩!”老孙点点头,举双手支持。不久,施工队进驻建设,他跑前跑后,忙得不亦乐乎。

以前,高标准农田主要围绕沟渠路进行建设。2019年,地力提升成为建设重点。那年,邹平共建设了9.8万亩高标准农田,拿出1万亩作为试点试验田,探索地力提升。第二年,试点技术在所有新建项目上全面铺开。

去年,老孙家的地里格外热闹。

增肥力——乡镇指导秸秆还田,配合使用政府分发的生物菌肥,将半年腐烂期缩减为一个月,土壤肥力大大增加。

深翻土——明集镇统一组织农机,对农田土地深翻深松25厘米。“别小瞧这个,可以把杂草种子、黏附在草叶子上的害虫卵等翻到地底下,让它们自然腐烂,消灭70%以上杂草和害虫。”邹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赵洪虎介绍。

减化肥——老孙家的地用上了牛羊粪便无害化处理后形成的有机肥,可以减少化肥使用三到五成。

老孙家的情况在邹平不是个案。赵洪虎递过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智慧农业服务平台,凑近一看,邹平的高标准农田已建项目分布图一目了然。明集镇除了一些非农用地,大部分农田已成方连片,大型农机可以畅通无阻地大显身手,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如此高的建设比例,有啥秘诀?赵洪虎说:“推进时首先考虑群众意愿,意愿强的农户,优先推进。”

“这是好事,为啥不接受?”

他介绍,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在原有土地承包关系上完成的,而且建后要用于粮食生产。“比如,在一般耕地上,有些农户原来种植的是经济作物,现在要改种粮食,是否愿意转换,还是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

去年,山东省开展高标准农田整县(市)推进创建,邹平是第一批示范县(市)。目前邹平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5.23万亩,占全市耕地的94%。明集镇则实现了高标准农田全覆盖。

“还得靠科技”

2021年2月,地里有了第一台“水龙王”

山区灌溉条件差,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打上一口井,亩产能从400斤一下增长到1000斤,效果十分明显。

听着介绍,老孙反而摇摇头:“我们这里若再想多产粮食,就没那么容易喽!”原来,明集项目区是精灌区,农业生产条件本来就不错,原先亩产就有上千斤,要想在此基础上增产,还得靠科技赋能。

走进老孙的小麦地,路边台架式电力变压器高耸矗立,1万千伏高压电在这里被转换成380伏,供农业设施使用。

“我们种粮也有高科技,跟过去比,变化太大了!”老孙指了指农田中心,一个大型金属架横跨其中,打开开关,该设备像圆规一般,以中心为轴旋转,水雾呈圆形均匀喷洒。

“瞧,‘水龙王’开闸,我就不用管了。”他说,这是去年2月建设高标准农田时安装的第一台指针式喷灌设备。以前用管道浇水,浇灌效率低下,1000亩地得浇好几天,很多地方没法及时浇水,现在有了喷灌设备,一两天就能浇一遍地,还比传统灌溉节水三到五成。根据墒情监测传感系统,老孙可以在手机软件上调节喷灌设备行走速度,调节水量。

望向田间,每隔五六十米,就能见到一个小型太阳能电池板,竖杆上挂着一只黄檐竖桶,这是太阳能杀虫灯,也是智能虫情监测站。老孙上前将底部的黑色底座拧下来,顿时粉尘在阳光中弥漫开来,凑近了一看,竟是半桶奄奄一息的飞虫。

不远处的传感器横臂上,两个风速、风向传感器正有节奏地转动,这是一台小型自动气象站。旁边的土壤墒情监测站还可进行24小时、360度实时监测。

老孙家地里的数据,全部都汇合到了明集镇农民服务中心的LED大屏幕上。在服务中心,LED大屏幕铺满整墙,点击屏幕,地块、虫情、气象、苗情等信息可一键调取。

从2019年开始,邹平市在部分镇街的高标准农田安装智能虫情监测站、太阳能杀虫灯、智能气象站、作物生长记录仪等“数字农田”监管和服务系统,可以提供更为细致、精准的农情服务。

“以前巡田得一周,现在点点手机随时看,这个平台真厉害!”老孙说着竖起大拇指,“你看,土壤墒情分析、灌溉预警、科学施肥、作物产量预判、病虫害防治咨询、农机使用这些信息,都能发到手机上。种地还得靠科技,我们轻松不少。”

距明集镇仅40公里的临池镇,耕地条件却大不相同,地处丘陵,梯田多、耕种层薄、灌溉条件差,相邻两田高差可达四五米,无法进行土地平整。大型农机很难实施作业,深翻一下都可能“越界”,“水龙王”等设施也难有施展空间。

即便如此,临池镇依然有6000亩耕地划入高标准农田,这样的地块如何建设?

临池镇副镇长刘明一说,他们将解决灌溉难题列为高标准农田的建设重点,“作物生长时,水浇条件对产量的影响很大,浮动可以达到五六百斤”。

走进村民张海军的地里,一口水井上安装了电力装置。他拿着电卡,“嘀”一声,地下深水泵嗡嗡运作,抽取灌溉用水,再通过低压管道输送喷灌设备。

“水井是生命线。”张海军说,“有了它,我们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

“地和人一样,也能上保险”

2021年12月,老孙签下了第一份高标准农田保单

老孙返回麦田,走到水井旁,打开盖子,准备下井。

“今天还浇地?”记者问道。

他连连摆手:“松松水闸,防止底下生锈,影响使用。”今年山东地区雨水多,水井使用次数比以往减少。

自家买的设备,用得仔细,情理之中。但是政府投入的设施,谁来负责后期管护?

按照省里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运行管护办法,管护机制可以总结为“县负总责、乡镇落实、村为主体、所有者管护、使用者自护、受益者参与”。

牛方鹏说,乡镇、村里都有管护责任人,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机井出现故障、道路沟渠不畅等,都可由村集体出资,联系第三方人员维修,若负担不了,乡镇可以帮助解决。

截至目前,山东共落实县级管护责任人5228人次、乡级9410人次、村级27700人次。

去年12月,村里又开会:咱的高标准农田还要买保险哩。

乡亲们听了又议论开来:“啥?保险?干啥嘞?”

村干部忙解释:“政府花钱,帮咱减轻管理负担哩。”

为提高农业风险管理能力,邹平市给高标准农田管护加了一道“保险”。去年,山东在全省选择部分县(市、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管护保险试点,邹平是第一批。

“我们与保险公司调研沟通后,出台了对15万亩高标准农田的保险方案:既能提供工程质量的潜在缺陷风险化解方案,还能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管护和自然灾害与意外事故化解提供解决方案。”赵洪虎说,去年投入50万元,今年保费增加到300万元,高标准农田管护多了一层保障。

开完会,老孙和乡亲们手里多了一张保单: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故障,都可以联系当地的保险员,经过评估,认定后可获得赔付。

“没想到俺家的地和人一样,也能上保险。”老孙从抽屉里拿出签了名字、盖了红章的保单时,还是一脸欣喜。

“省事、省心,方便极了”

2022年9月,又一个信心满满的丰收

进入10月,老孙家丝毫不敢懈怠,1000亩流转地,牵一发而动全身。

“去年秋收后,播种时赶上秋汛,比往年晚了不少。”他说,“自己感觉每亩地产不了1000斤了,睡不着觉呀!”

玉米秸秆精细化还田、生物菌肥撒施作业、翻耕地……那时候,按照乡镇指导,老孙起早贪黑,先给土地补充“营养”,盼着播种。

惊喜的是,有了高标准农田设施助力,虫害少了大半。但是,他仍保持高度警惕,生怕出现一丁点差池。

“乡镇的协会也帮了大忙!”他说,明集镇通过智慧农业平台随时监测作物生长情况,在群里及时提醒,对做好预防工作非常有效。

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明集镇建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新型农民之家,成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协会,围绕节能提效,通过大数据实时监测、自动分析,给农户提供规模化服务。

今年秋收,老孙家玉米地一派繁忙:沿着新修的道路,大型收割机、运输车辆开到了田间地头,进行机械化秋收作业。“收得又快又干净,我们也省事、省心,方便极了!”眼看着粮食装车,老孙赞不绝口,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终于可以睡个踏实觉了!”

眼看着流转期到了,老孙打算续租:“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生产条件更好了,乡镇还能提供服务,种地更方便了。”

而在临池镇北园村,今年6月,民主议事会上,村支书吕厥东发出号召:这个月收完麦子,愿意流转的,入秋不要播种。第二天,包括高宝德在内的村民们一早就去村委会排队登记,一上午竟流转了400多亩地。

刘明一说,以前北园村的地流转没人要,最高亩产才500斤。2021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平均亩产达到1000斤,土地流转费每亩800元,全村的耕地流转出一半。

“不用种地,也有收入,真是大好事!”高宝德说。

明集镇这边,老孙正在手机上听课:“农业技术真能带来实惠,现在高标准农田建成了,我们也得与时俱进,争取明年还能增收!”(本报记者 王 沛)

统筹:杨 旭 许 诺

来源:人民日报


<上一篇:奥密克戎毒株主要损伤人体上呼吸道肺损伤很少下一篇:调整优化防控措施,有效应对疫情变化——北京六日起执行核酸检测查验新规定(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0.168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